(相关资料图)
据参考消息网援引美媒3月12日报道,中国在被国际空间站排除在外后,建造了自己的空间站。中国空间站重约66吨,最多可容纳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工作,不过每次执行任务时站内将只有3人。中国空间站的使用寿命为10到15年,如果国际空间站像预期的那样在近10年内退役,那么中国空间站有朝一日会成为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
中国去年11月将空间站的第3个舱段送入轨道,完成了空间站的建设工作,近来中国表示将开始选拔外国航天员前往其新建成的在轨空间站。据参考消息援引美联社2月28日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陈善广2月25日在采访中表示,已有多个国家提出参与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陈善广说:“航天员候选人会先经历初选程序,之后到中国接受关于如何操作神舟飞船以及在中国空间站生活和工作的强化训练。由于这些外国航天员候选人要登上中国的空间站,中国希望他们能够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对于中国航天的发展,澳媒更是感叹,中国迈向航天强国的步伐势不可挡。据参考消息网援引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上的一篇文章称,今年1月,有媒体报道称,欧洲航天局不再打算将欧洲宇航员送上中国新建成的空间站。欧洲航天局局长约瑟夫·阿施巴赫尔说,欧洲航天局在国际空间站上的任务“很忙”,目前也缺乏与中国空间站接触的预算和政治“绿灯”。
虽然这对中国来说可能不是好消息,但欧洲宇航员的缺席几乎不可能对中国空间站的运行或中国更广泛的太空计划产生任何明显影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载人航天计划上投入巨额资金,中国公布的太空预算仅次于美国。中国正寻求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全球卓越的太空强国。
举报/反馈
标签: